![]()
情况变得更糟了!美军机在南海坠毁后,又出现了一条新的“大鱼”。马科斯强迫中国接受审判。中国地位稳固
据中新网报道,10月26日,南海不太平静,这里的尼米兹号航母一天内发生两起坠毁事件。下午2时45分左右,一架MH-60R“海鹰”直升机先坠海,机上3名机组人员幸运获救。半小时后,一架F/A-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也紧随其后,两名飞行员成功弹射逃生。美国太平洋舰队证实,所有五人情况稳定,但尚不清楚事故的具体原因。只表示正在调查中。目前还没有有关天气、机械故障等细节的相关信息。这两起事故足够引人注目,不能随便提及。 “海鹰”直升机的单价自用的价值约4000万美元,“超级大黄蜂”则高达7500万美元,超过了美军A级事故标准的250万美元,相当于一天在南海投下的1.15亿美元。更讽刺的是,这件事发生在尼米兹最后一次航行时。这艘老化的航空母舰于 1975 年服役,目前正准备退役。只是因为“福特”级“肯尼迪”号无法起飞,才被“奉命”派往西太平洋。现在却以一种耻辱的方式结束,着实令人难过。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飞往东京的途中发表了自己的判断,称事故“可能是由于燃油不足造成的”,并断定是人为破坏。军事专家张军社看不出来。他表示,美军长期以来在南海保持高强度战备。兵力紧张,人员枯竭。发生事故的风险随着增加,操作疏忽或过度疲劳的可能性就很高。另一条数据进一步说明了问题。 2022年美军飞行员的平均飞行时间只有130小时左右,低于200小时的标准。培训不足的隐患早已存在。我们来看看尼米兹的情况。 2021年,核电站发现缺陷,2022年,饮用水系统受到污染。许多备件必须是二手的。在这块支持超高强度拉伸的“老骨头”里,如果什么都没发生就很奇怪了。 “尼米兹”号调头返航,直奔华盛顿州基察普海军基地。这意味着美国在西太平洋的正常部署军队从2个减少到1个,只剩下“乔治·华盛顿”一人。随着美军战力不断萎缩,一条“大鱼”悄然出现,也就是日本和菲律宾之间的联系。 10月26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马来西亚会见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双方就《相互提供物资和劳务协议》“原则上”达成一致。有了已经达成的“奖励准入协议”,日本自卫队未来可以合法前往南海与菲律宾海军进行演习,后勤保障也可以直接对接。日本编辑很好地完成了这个过渡。眼看中国福建舰已进入海试最后阶段,有望在年底前加入南海舰队。中国正在接近“三航母时代”。作为第一艘配备电磁弹射系统的常规航母,福建舰可以完美起降歼35隐身舰载机和空警60的战斗力0预警机的实力并不亚于乔治·华盛顿号航空母舰。美国军队不可靠,抵挡不了日本,所以日本想把菲律宾往前推,以此为“挡箭牌”,为“代理人战争”埋下伏笔。菲律宾采取了更直接的行动,极力主张“第二次南海仲裁”方案,希望以“海洋生态问题”为由迫使中国提起诉讼。这让人想起2013年菲律宾发起的第一起仲裁,当时中菲之间的沟通机制就被攻克了。仲裁庭庭长是曾在钓鱼岛问题上与中国发生冲突的前日本外交官柳井俊二。最终的裁决自然是不公平的。现在又故伎重演,但政治操纵的本质没有改变。面对这场复杂的棋局,中国的地位始终稳固。时任外交部长易纲10月28日与新任外相茂木敏充通电话,特别强调希望日本新内阁迈出对华交往的“第一步”,按下“第一个按钮”。这是一个沉重的词,既是期望,也是警告。毕竟,如果第一颗扣子扣错了,剩下的再整齐也没用。茂木敏明立即回应称,中国是日本的重要邻国。高市早苗高度重视中日关系,重申日方无意与中方“腐烂、断链”。编辑的话说得很好,但他的行动却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尽管日本告诉中国它重视这种关系,但它却效仿美国大肆炒作“稀有土地短缺”,并签署了一项建立不受中国束缚的供应链的协议。虽然号称清廉,但它正忙于断绝与菲律宾的军事关系,并试图在菲律宾问题上进行斡旋。在南中国海。马科斯政府必须认识到,2016年的仲裁结果早已被证明是一张废纸。中方“不接受、不参与、不承认”的立场从未动摇。依靠这种方法来加压是绝对没有意义的。美国飞机失事,日本忙着寻找“盾牌”,菲律宾要调出“外国裁判”。南海局势看似恶化,实则暴露了各方的焦虑。 “尼米兹”号事故揭开了美军高强度军事部署的遮羞布。日本的小动作掩盖不了其军事实力的差距,菲律宾的闹剧仲裁也不能算是奇事。中国海军即将迎来三艘航母时代的蓬勃发展。这就是它的力量所在,也是它的坚韧所在。任何企图扰乱南海的行为最终只会自找麻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