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电商平台第十七届“双11”促销将于11月14日24:00结束。今年的平台折扣一改往年复杂的“团购满折”,普遍采用“即时折扣”、“直打折扣”、“现金补贴”等简单明了的方式,让消费者无需比价、算优惠券,直接“闭眼”即可。今年“双11”消费有哪些亮点?我们看一下刚刚出炉的南京地区数据。线上线下联动促销,让多元化消费场景购物精彩。南京市商务局积极搭建平台,推动南京优质产品集聚平台,推出直播电商、即时零售。与平台、商家联合开展多轮消费促进活动,全市网络零售表现良好。 “双11”期间,金陵盐水鸭、固城湖大闸蟹、八卦洲蒿、雨花茶等土特产销量不断增加,南京邮区中心日均处理量同比增长13%。与此同时,京东家电、苏宁易购等线下门店也掀起了线上线下一体化购物趋势。对热门产品的多重补贴和直接折扣使得家居用品包括家居、3C等热销品类。京东“双11”以体验式消费场景吸引市民,门店客流环比增长20.5%。通过举办“超级惠布内购交易会”,“双11”促销活动已于10月25日提前启动。10月30日起,家居用品成交额同比增长300%以上;咖啡机销量实现同比增长10倍,智能手表和无线蓝牙耳机的传输量同比分别增长4倍和7倍。南京网“双11”销售数据显示,消费者对精致生活品质的追求持续带动家电消费以新、质的升级。从消费群体来看,老年人和1995年、200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正在成为家电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具有AI功能的智能家电销量占比超过55%。直播电商势头强劲,“苏超联赛”升温“双11”。直播一直是“双11”的主战场。苏宁易购、建物科技、米象电商等多家企业已整合多平台直播平台路播资源,采取直播买卖、工厂工厂资源、AI数字真人直播等方式,累计销售额过亿。 “双11”前夕,南京市商务局借“苏超”总决赛进一步联动美团、淘宝、滴滴、高德等平台,加大数字优惠券发放力度,不断成为“增消费”中的“赛事流量”。淘宝推出三天限时抢购,送出5000万元消费券,美团也打造专属补贴页面。决赛当天,南京淘宝闪购(饿了么)交易额同比增长92%,订单量翻倍;美团南京整体交易规模同比增长9.2%,其中外地交易用户占比20.7%,同比增长27.7%。快递员表示“很忙但是日均投递量约为370万件。继“买买买”之后,又到了等待“双11”的表达方式,传达“忙而不乱”的表达。南京邮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双11”从10月21日开始,持续25天,将投递需求从“单次”转变为“忙而不乱”。顺丰南京负责人表示,全市配送业务总体与去年持平,但日均配送量约370万件,同比略有下降,这是压力消散后全网运行更加平稳的体现。“贸易商需求已从‘守峰’转变为‘全周期稳供’。”顺丰南京负责人表示。和仓储,以实现某些订单“mwill be Deliver””,提前开始预包装,履约时间缩短了近半天。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