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正在加速拓展质量发展新蓝海
作者:365bet登录 发布时间:2025-11-07 09:58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11月3日至4日,由国务院国资委、全国工商联、新华社联合指导的第八届中国企业论坛在北京举行。与会嘉宾围绕“中国企业:战略聚焦与创新提升”主题,共商发展大计,共话美好未来。企业强则国家强,国家兴则企业兴。面向“十五五”,中国企业将深化合作,合力推动产业升级,强化创新、提升硬核,以高质量发展加快拓展新蓝海,为创建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产业强起来:产业提质升级。实体经济是国家经济的基础,产业合规是企业的立身之本。 “新征程中,企业发展必须认清时代大势,强化战略定力,始终坚守主业,做强产业,深化专业,通过长期努力打造更多百年店,在交付大局的同时实现企业价值的飞跃。”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表示。国资委、国管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琢表示,面对“十五五”规划,要聚焦四中全会提出的战略拓展党的二十届中央全会提出,鼓励企业找准大势、大局,合力促工业,大势大局,做好工业工业兴办工作,升级改造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努力打通增长“第二曲线”,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工业体系,拓展新的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蓝海。相关企业也在加速扩张。 “十四五”以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以绿色转型引领行业变革,新能源装机容量1.15亿千瓦,低碳清洁能源占比超过55%。中国党委书记、国家主席温枢刚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表示,“十五”期间,能源电力行业要以发电利用为重点,大力推动风能、太阳能、水力等可再生能源发展。推动非电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优化能源结构。一方面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另一方面要优化升级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集成化产业是重要方向。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晓伦表示,目前集团先进制造装备占总收入比重超过50%,战略新兴产业占收入比重超过20%,均较“十四五”一阶段实现显着跃升。加速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装备制造信息化;积极布局氢能、储能、光伏、风电等领域,加强重大装备绿色设计、制造、运营和维护……“十五”期间,国机集团将加快培育新生产力,着力打造专业化、世界领先的技术驱动型企业集群。海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立臣认为,跟随产业不是“保守”,而是要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浪潮中找到正确的定位,与数字智能时代的新技术深度融合,找到一条“传统产业非传统”的升级之路。创新提升:加速激发内在活力高质量发展之路何在?如何拓展新蓝海?我们只能从改变中寻找动力。张玉琢说广大企业要共同推动科技自力更生、自力更生,更加主动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加快重大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应用,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激发新生产力发展新动能;共同推进深化改革,深化思维更新、创新理念、创新机制,持续提高生产力要素总量,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管理新机制。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人工智能无疑是重要的推动力。推动力。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冯君兰表示,人工智能未来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关系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答题”。企业迫切需要提高“AI就绪指数”。对此,广州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跃珍深有体会,“随着当前的技术突变,现代技术节省下来的钱可能很快就会消失。”也正是因为如此,公司连续多年将营业收入的12%以上投入研发。建有全方位的高端科研平台,拥有专利10000余项,高端研发人员12000人,在主要技术领域取得多项成果。创新的唯一途径就是赢得人们的支持。如果你想得到别人想要的东西,你必须使用多种方法来存储它。作为集科研机构转型重组为一体的国有企业,中国信息通信技术柜台有限公司持续构建高质量科技体系,持续深化“三制”改革,激发干部和科技人才活力。 “我们实施限制性股票、工作分红权、项目成功奖等多种中长期激励措施,覆盖骨干员工12000余人,其中科研人才占比70%以上。”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何树平表示。协同深化:强大协同的汇聚和发展不能成林,一花不能成春。当今世界各行业之间的竞争已成为产业链和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高云龙强调广大企业要深化协同合作,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市场,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共同营造良好产业生态,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各自优势,推动大中型企业协调发展、上下游企业携手进步,汇聚业务发展的强大合力。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的做法无疑是最好的例子。公司与多家央企共同发展,打造能源、金融等行业重要场景的大型模型和大型模型。 “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最重要的是生态。我们开放了我们的人工智能平台,目前超过300万共同开发了一个生态系统。”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吴晓如表示。实体经济的繁荣发展也需要不断读懂“活水”。当前制造业贷款余额突破5.5万亿元,现代经营贷款余额突破4.2万亿元,企业科技贷款余额突破2.7万亿元——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廖林良在他表示,面向“十五五”,工行打造金融服务生态圈,通过金融、智慧、科技、融合构建现代生态圈,更好地服务企业创新发展,既是中国企业应对世界巨变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建设新时代的内在要求。转变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造船、出海’是海信防范海信危险的重要战略。”海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贾少前表示,借助“十四五”的政策红利,海信全球营收从2020年的1411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2153亿元,增速达11%;海外收入占比从不足39%提升至47%。海信海外营收依然保持11%的增长,海外多个地区增长超过20%。海信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跟随当地大量就业岗位,推动了当地制造业和产业升级。征程万里长,强风任务关键。有理由相信,未来,越来越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全球化企业将出现在中国企业之中,竞相脱颖而出。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大事业进程中。 (编辑:蔡青) 中国经济网公告:股市信息来自合作媒体和机构。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需自行承担风险。
电话
020-66888888